提起陈光,大家的第一印象是儒雅和善、平易近人,工作中他睿智务实、从容自信,碰到棘手的工程难题,总能顶住各种压力,果敢应对。他先后参与了北京公车2号线、5号线、10号线工程建设,经过16年基层一线的奋斗和历练,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分管公车10号线建设管理的骨干。敢于直面问题、善于攻坚克难是他身上显著的标签,永不言败、甘于奉献则是他的真实写照。他用踏实勤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诠释了公车人的责任与担当。
公车工程规模大、风险高、专业复杂、涉及主体多,与工程周边环境相互影响大。而他分管的公车10号线,线路走向穿铁路、过海河,穿越市区多个老旧居民区以及城乡结合部数个村落,工程难度可想而知。征地拆迁是横亘在他面前的第一道障碍。这个问题不及时解决,势必影响后续施工。他在常规途径推进缓慢的情况下,不畏难、不气馁、不言败,拿出披荆斩棘、百折不挠的冲劲儿、拼劲儿,通过与相关各方反复沟通协调,磨破嘴、跑断腿,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推动问题解决。
工程想要顺利进行,与属地群众的深入有效沟通至为重要。为此,他钻研技术进行现场技术答疑,反复耐心地向群众讲解,经常是属地政府、施工现场来回跑,有时候一天都顾不上吃饭,与群众沟通完已是深夜,他还要立即组织专题会,抓紧研究处置方案。他的工作作风非常严谨,工作节奏也很快,“案无积卷、事不过夜”,是他对自己的要求。白天他带领员工对接政府部门、产权单位、施工单位,晚上又回到施工现场梳理问题、集思广益寻求突破点,节假日则开会总结得失,这样的节奏成了他的工作常态。香山道站交通导行、丽江道站经贸学校搬迁、解放南路站断交等难题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逐一化解的。员工说他爱往现场跑,是啃硬骨头的“拼命三郎”。他却说,“只有靠近工地、贴近实际,才能更快找到应对的办法。家里的事可以放一放、缓一缓,但工程建设上的事绝对不能等、不能拖。”
面对10号线穿铁路、过海河、220kv电力和大直径管线切改等复杂工况,凭着多年管理经验,他精准抓住工程前期这一制约工程建设的牛鼻子,及时梳理风险源,结合各站施工特点,转变工作思路,优化施工方案,把施工风险降到最低。横穿公车10号线环宇道、龙图道、龙涵道、方山道站的DN1400自来水管线,是城东居民用水主要途径,影响东丽区、河东区大部,切改难度大、社会影响广。为保证万无一失,他带领项目部前期人员协调集团部室、走访产权单位及属地政府部门,开拓思路,创新性制定了“四站同切”的方案。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紧紧依靠政府支持、强化总包单位服务意识、48小时连续值班等方式,充分调动集体智慧和各方力量,最终提前两个月顺利完成切改任务。
为破解工程进度不同步问题,他紧盯“卡脖子”的工程节点,带领工程管理、技术人员分析症结,有的放矢,通过采取“分隔仓”作业方式,抢抓工程进度。他常说:“只要动脑筋、勤思考、想突破,办法总比困难多。”正是凭着自信和实干,有效推动了10号线建设提速提效,向着既定目标全力奋进。而他因常年面对压力,终日奔波,三餐不规律,虽年纪轻轻却落下了高血压的毛病,胃药也成了他随身携带的必备品。
“只有千方百计把工作做好,才不辜负党组织和同事们的信任”
“我从事这个岗位,意味着要从更高的角度考虑和解决问题,担更重的担子,只有千方百计把工作做好,才不辜负党组织和同事们的信任。”在路线集团优秀共产党员座谈会上质朴的发言,道出了他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