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的历史发展
我国宪法同党和人民进行的艰苦奋斗和创造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同党和人民开辟的前进道路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紧密相连。了解中国近现代100多年以来艰难曲折、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进程,对于深入学习和正确理解中国宪法制度具有重要指引意义。
3我国宪法制度经历了一段曲折和弯路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开始,由于指导思想上发生“左”的偏差和工作中的失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出现停滞、徘徊。特别是后来发生的“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事业带来严重破坏和巨大灾难,“文革”期间宪法形同虚设。这个教训极为深刻。
“文革”期间发生的一件事情,同我国宪法制度直接相关。1970年8月至9月,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在江西庐山召开,其中有一项议题是讨论宪法修改草案。会上,围绕要不要在宪法中写国家主席、要不要设国家主席、谁来当国家主席等问题,毛泽东同志同林彪集团进行了尖锐的斗争。林彪、陈伯达等人借“讲天才、设主席”之名企图抢班夺权的阴谋最后未能得逞,并开始暴露、失势。庐山会议上的这件事情已经久远,但由于涉及我国宪法制度,后来经常为学者所提及,特别是在讨论国家主席制度时更是如此。对这个问题,需要从具体的历史条件出发,予以正确认识和说明。
在“文革”后期,我国修改制定了一个宪法,即1975年宪法。这是一部存在严重问题的宪法。粉碎“四人帮”之后,我国又修改制定了一个宪法,即1978年宪法。这部宪法虽然有一些新变化,但仍存在许多明显的缺陷和局限。1979年和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三次会议曾经对1978年宪法作过两次修改。总的看,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都是改革开放之前那个特定时期的产物。
4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我国宪法制度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转折,拨乱反正,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并确立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方针。邓小平同志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我国现行宪法,是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需要,于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1982年宪法确立的许多重要制度和原则,都源于1954年宪法和1949年《共同纲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它们的继承、完善和发展。
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先后5次对1982年宪法的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出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修正,先后通过52条修正案。5次宪法修改,体现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体现和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发展成果。通过宪法修改,我国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的历程充分证明,我国宪法有力坚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有力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我国宪法确立的一系列制度、原则和规则,确定的一系列大政方针,具有显著优势、坚实基础、强大生命力,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间越久远,事业越发展,我们就越加感受到宪法的力量。
作为党员干部要从自我做起,带头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强化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宪法意识,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贡献自己的力量。